1、沉降觀測的時間和次數
沉降觀測的時間和次數,應根據工程性質、工程進度、地基土質情況及要出荷重增加情況等決定。在施工期間沉降觀測次數:
2、沉降觀測工作的要求
沉降觀測是一項較長期的系統觀測工作,為了保證觀測成果的正確性,應盡可能做到四定:
(1)固定人員觀測和整理成果;
(2)固定使用的水準儀及水準尺;
(3)使用固定的水準點;
(4)按規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線進行觀測。
3、對使用儀器的要求
對于一般精度要求的沉降觀測,要求儀器的望遠鏡放大率不得小于24倍,氣泡靈敏度不得大于1572mm(有符合水準器的可放寬T司。可以采用適合四等水準測量的水準儀。但精度要求較高的沉降觀測,應采用相當于N2或N3級的精空水準儀。
4、確定沉降觀測的路線并繪制觀測路線圖
在進行沉降觀測時,因施工或生產的影響,造成通視困難,往往為尋找設置儀器的適當位置而花費時間。因此對觀測點較多的建筑物、構筑物進行沉降觀測前,應到現場進行規劃,確定安置儀器的位置,選定若干較穩定的沉降觀測點或其他固定點作為臨時水準點(轉點),并與永久水準點組成環路。最后,應根據選定的臨時水準點、設置儀器的位置以及觀測路線,繪制沉降觀測路線圖,以后每次都按固定的路線觀測。采用這種方法進行沉降測量,不僅避免了尋找設置儀器位置的麻煩,加快施測進度;而且由于路線固定,比任意選擇觀測路線可以提高沉降測量的精度。但應注意必須在測定臨時水準點高程的同一天內同時觀測其他沉降觀測點。
5、沉降觀測點的首次高程測定
沉降觀測點首次觀測的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觀測用以進行比較的根據,如初測精度不夠或存在錯誤,不僅無法補測,而且會造成沉降工作中的矛盾現象,因此必須提高初測精度。如有條件,最好采用N2或N3類型的精空水準儀進行首次高程測定。同時每個沉降觀測點首次高程,應在同期進行兩次觀測后決定。
6、作業中應遵守的規定
(1)觀測應在成像清晰、穩定時進行;
(2)儀器離前、后視水準尺的距離要用皮尺丈量,或用視距法測量,視距一般不應超過50m。前后視距應盡可能相等;
(3)前、后視觀測最好用同一根水準尺;
(4)前視各點觀測完畢以后,應回視后視點,最后應閉合于水準點上。